标识
北京教育考试院国家教育考试科研规划课题负责人(杨颖涛、助理研究员)主持完成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库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GJK2017028)。课题组主要成员杨颖涛、张志刚、毕胜、李佳、包小光。
正文
一、内容与方法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改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或“自考”)课程及课程体系的调研分析,目前全国自考课程设置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各省(市)间有相当一部分自命题课程的名称与内容相近,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各省(市)自命题课程的要素不全或不准确,自命题课程的开设、关闭及沿革都缺乏记录,存在管理上的漏洞,无法从全国的角度管控课程质量;三是专业课程体系缺乏理论支撑,拼凑化、重复化等问题突出。四是现有课程仍沿用传统思维,课程结构老化,如选考课占比过低,通识教育类课程缺失,影响学生培养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亟需转变观念,按照“高站位、大融合”的战略思维,从全国的视阈来规范课程标准,在课程管理上由粗放式向精细式、由分散无序式向有序集合式转换,而实现这一战略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自学考试课程库,研究探索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大选考课的设置,增加通识教育类课程和创新创业类课程选考模块。
1.研究内容
(一)自学考试课程建设策略
本课题着重研究:(a)课程信息的规范。从考试管理部门、主考学校、考生的多角度考虑,每门课程应该具备哪些信息,从常规的课程代码、学分和考核方式之外,应该还具备哪些“身份信息”,这样这门课程才能更方便管理。针对各省的不同情况,对非统考课程的信息,制定怎样的标准,才能兼容绝大多数的课程。(b)课程代码的重新编排。现有课程代码只是课程的流水号,不代表课程的信息,这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起不到分类管理的作用,体现不出和课程专业内容的对应关系,不论考办还是考生都容易出现混淆。需要设计出一套既代表课程所属学科、专业,又能体现出课程信息的课程代码。(c)重复课程的筛选规则。从全国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不管是统考课与非统考课,还是非统考课之间,都存在大量重复的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接近,个别名称完全一样,各省分头建设,各行其是。这样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课程质量得不到提高。对这些重复的课程如何筛选、淘汰,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二)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
(1)如何避免“三化”。“三化”是指课程体系建设中出现的体系的“拼凑化”、课程的“重复化”和知识的“陈旧化”。体系的“拼凑化”是指,在专业建设时未经过科学的论证,没有考虑课程层次及课程间的前后衔接,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的选择缺乏系统性。课程的“重复化”是指,个别专业内部的课程之间,知识点前后有一定的重复衔接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防止课程内容的大比例和多课重复,在考试计划的制定时如何界定是否是必要的重复,需要深入研究。知识的“陈旧化”是指,自考专业中很多的老专业,课程体系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知识陈旧过时,学生不愿意学,主考院校新命题老师无人懂,这种现象在理工农医类专业中更加突出。
(2)如何实现课程体系更新的平稳过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无规可依,随意性较大,积累了一些问题。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自考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必须要推陈出新,探索适应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同时要考虑与其他形式的继续教育形式互连互通,构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和“学分银行”。在变革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平稳过渡衔接,要考虑学生、主考院校和自学考试机构的实际情况,研究过渡期间的政策和替代方案,不能简单的“一刀切”。
(3)如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标准。对于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选考课的比例,没有明确的文件要求,各专业执行的标准都不一样,有的专业核心课设置过少,有的专业选考课设置不足,亟需对课程所占总门数或总学分的比例提出一个明确的要求。同时也不能限制过死,也要考虑每个专业的具体情况,兼顾到课程设置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在选考课的结构组成方面。选考课的组成既要考虑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也要体现出专业特色。学生选择自学考试,需求由早期的学历型趋向于学历应用并重型,为适应这样的转变,自考在选考课程设置上要偏重于就业和创业。
(4)课程库中新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自学考试各专业已设置有一些通识素质类课程,但缺乏体系,数量较少,学生选择余地不大。一方面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课程,对各省的通识素质类课程进行整合,共享通用,扩大选考课程库。另一方面,研究如何参考全日制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结合自考生实际,开发通识类课程模块、“双创”教育课程模块等素质拓展类课程模块。研究如何结合主考院校现有资源,开发符合自考要求的社会科学、人文、自然科学与技术和“双创”等方面的课程。制定出符合自考标准的课程标准,建设的课程进行筛选,分批进入自考通识教育课程子库。
2.研究方法
本课题属于论证和策略研究类项目。采用座谈访谈的方式,调研地方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开放大学等机构在课程管理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收集各级自考管理机构对课程库建设的需求,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然后,采用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课程及课程体系的资料和需求进行思维加工,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综合应用理论研究、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教育学相关理论,对课程体系构建的各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二、结论与对策
1.自考课程建设
(一)规范了课程信息。研究了现有课程信息,基于适度够用的原则,从考试管理部门、主考学校、考生的多角度考虑,兼顾全国统考课程和各省开考课程。
分析了全国和各省课程代码情况。全国课程现在具备的信息有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是否证书课、是否实践环节、课程开考状态。各省开考课程以北京为例有: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考核方式、合格线、是否证书课、分卷标记、考试时间、记分制、考核费用等信息。
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保持统一,只保留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基础信息。为了便于后期选考,本专科课程应该分库,剔除交叉课程,需要添加课程层次,为本、专科课程分类入库做好准备。在反复论证之后,将课程信息统一为:专业层次、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
(二)重新编排课程代码。在研究过程中反复确定新的课程编码位数,特别是本专科专业代码分类,是按一级学科还是分到二级学科或专业,是按中图分类号还是国家标准,通过反复试验和论证,形成了最终的分类方法。
在统一课程信息的基础上设计一套新的课程编码规则,课程编码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共11位,编码结构为:
编码位序 |
1 |
2-4 |
5 |
6 |
7-11 |
编码意义 |
层次 |
一级学科 |
学分 |
类型 |
流水号 |
第1位:课程所属专业层次,代表本学科知识领域内的课程深度。
第2-4位:课程所属一级学科,采用国标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 2009)。
第5位为课程学分,采用罗马数字;
第6位为课程类型:理论T;实践P;理论加实践C。
第7-11位课程流水号,继承原有的课程代码或新编。
(三)制定重复课程的筛选规则。通过对大量课程的分类研究,筛选之后入库的课程必须质量高,有代表性,同时具有稳定的主考学校和教材供应。课程筛选应依据以下规则:(a)统考课与自开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首选全国统考课;(b)各省开考课程名称相近,选择统开专业课程;(c)各省开考课程如都为自开专业,尽量选择使用专业较多、专业发展前景好、教材稳定的课程。
2.自考课程体系构建
(一)建立了分级化的自考课程体系,提出了课程体系标准。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自考生缺乏学习规划与指导,对专业性质、专业知识体系了解较少,需要有科学详尽的考试计划作为自学的宏观指导。因此,在现有的考试计划中应该补充课程体系结构图(图1),围绕专业核心课这条主轴,图中应明确各类课程之间的层次关系,特别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先导、后续及并列关系,让整个课程体系成为网状递进结构。
要构建自学考试特色课程体系,关键在于把握住“一张图、一条轴、两模块,有分级、有评价”,即为“一张课程体系结构图,一条专业核心课程主轴,专业
选考与核心素养两个模块,采用分级化的课程体系,建立考试计划评价监测机制”。这样的课程体系层次明确,系统性强,选考模块的设置更加标准,保证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标准化,同时又能体现出创新性和前瞻性。
同时,需引入分级化的课程体系,为自学和助学提供指导。所谓分级化的课程体系,是指将自考课程按照难易程度和知识前后衔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使不同等级的课程与学习者将要获取的学历相匹配。现阶段对课程的划分有的是依据课程类型分为:必考课、选考课、加考课,有的依据课程性质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这种划分对自考生指导意义不大。在没有教学计划的指导下,通过分级化的课程体系,在将政治课、英语课等文化基础课以外的课程,根据难易程度及内容前后衔接确定等级。如本科或独立本段课程可大体分为三级,分别对应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专科专业课程可分为两级,分别对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二)提出了“价值理性”下的通识教育选考课设置策略。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必须摆脱“工具理性”的桎梏,在“价值理性”的视域下,从培养考生创新思维与全面发展的高度,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补齐通识课程这一个短板,以期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自考课程体系(如图2)。
(1)借慕课(MOOC)平台资源为自考所用
课题组研究认为通识教育选考课,完全可以借助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慕课(MOOC)平台资源,选取其中的一些课程作为自考通识教育选考课。原因有三:一是慕课这种在线学习、辅导的模式,时间较为灵活,又有一定的计划性,特别适合自考助学,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二是慕课课程都是经过一定的精挑细选,特别还有一些国家精品课程,课程质量有保证;三是相比从头开始建设,选取慕课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中国MOOC、学堂在线、爱慕课等是较为知名的慕课平台。其中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是集中展示“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的一个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展示了大部分的国家精品课程。这些网站中的通识教育课程覆盖各个学科方向,同时还在不断建设和更新,可为自考通识选修课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2)以“价值理性”为视角选择通识课程
国内外高校对通识课分类与选择标准不一,通常有两条思路, 一是以学科为标准, 一是以教育理念或学生成长需求为标准[22]。对自学考试来说,可灵活兼收两种路线之长,以学科为标准,课程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明确,相关度紧密;以理念或需求为标准,可突破学科的藩篱,更接近知识本质,展现所学课程的根基性意义。自学考试既可按学科来分类,也可单独将某类课程设为独立模块,设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等模块外,再设置如:“创新创业”这样的专题选考模块。“价值理性”下,对课程的选择只有一个标准,对人的素质全面培养,不能以是否“有用”,是否能增加专业技能来选择通识教育课程,课程中的“价值理性”要成为主导。同时要与文化基础课有所区隔,专业的文化基础课需要依附于专业课,而通识教育课程要独立于专业课存在。
(3)通识教育选考课需完善配套政策
选择慕课作为自考通识教育选考课,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首先是学习成果认证的问题。以北京自考为例,现有的免考条件只限于各类证书,通常为毕业证、等级证书、资格证书、成绩单等。这些证书都是在一定的质量监控体系下获得,可信度较高。慕课虽也有考试,也核发课程合格证书,但全凭个人自觉和诚信,缺乏监督机制。因此,现有的慕课考核方式需进行一定改造或技术处理,将慕课考核纳入到自学考试标准体系下。其次,需要借鉴和汲取普通高校在选考课设置中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走弯路。选考课建设中需要有总体规划,不能有什么课、选什么课,而应是需要什么课、选什么课,避免搞重复建设,要保证课程质量。最后,需增强对自考生选课的指导,每门课程应有详细清晰的课程简介和知识要点,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自考生尤其需要建议和引导。同时,通识教育课程有其特殊性,现有18课时1学分的标准,需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标准。
(三)自考课程库建设研究
(1)课程库的设计
在完成现有课程信息规范、课程代码编排、重复课程筛选等课程库的基本搭建工作之后,需要研究课程库如何设计才能编成科学、易于管理。主要需研究两方面的内容:课程编成、归类的原则。为了便于后期使用和管理,需要把课程进行科学的编成和归类,使得课程不论是从所属专业,所属学科,所属省份和主考学校等多个维度都能够归类和查询。特别是为了构成各种选考课模块,需要研究是以专业类还是更大的学科门类还是专业大类为单元设置选考模块,以什么标准将这些课程分类才更科学,更能发挥选考课的优势;每门课程相关资源的分类管理。每门课程除了名称、代码等基本信息外,需要丰富课程资源,如教材信息、考试大纲等,如何将这些课程资源收纳入课程库,分类管理。
(2)课程库建设的步骤
课程库的建设需遵循分批、试点、逐步推进的原则,可分为以下四步:
(a)课程资源提取准备阶段
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底层数据,分本科与专科两个层次采集,将各个专业所有开考省份开设的课程汇集到一起。
每条课程信息包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学分、是否统考课程、是否证书课程、是否实践课程、课程类型、新课改课程性质、课程状态、课程使用频次等信息;
(b)规则制定和课程筛选阶段
对全国统开课程直接入库,对非统考课程制定相应的准入规则,由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所有课程进行筛选,可采用分批进入的办法,对与统考课名称和内容相近的非统考课程进行筛出,对各省之间相近的非统考课程也可以考虑共用。
(c)建成试运行阶段
课程库初步建成之后,可在个别专业或者省份进行试用,发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老专业的课程如何顺利转化为课程库中的课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反馈。待试用行一段时间之后,收集问题进行逐项解决。
(3)完善维护策略
课程库正式上线之后,进行动态化管理,各省开考新的课程都须优先从课程库中现有的课程进行选取,如课程库中没有所需课程,由开考省份提出增加课程申请,进行论证。由全国考办审查备案后将申请课程添加入课程库。对于各省选用较少的课程,定时清除出课程库,保证库中的课程循环更新。
三、成果与影响
1.有助于全国考办加强对课程的统筹管理。
课题对自考课程库建设的研究,将原有的管理维度由专业下探到课程,可实现对课程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所有自考课程的全覆盖,对各省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情况掌握更加准确,提高了课程管理的水平。同时,全国性的自考政策研究与制定,如专业规范调整等,需要摸清自考课程底数,有赖于对课程情况的准确把握,课程库的建设可为自考准确施策提供基础。建立课程库之后,可实现自学考试课程管理的信息化,与课程相关的审批、备案、查询等工作可更加便捷的完成。
2.有助于完善自考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建设的科学水平。
课程体系的科学与规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自学考试的专业建设与质量提升。在普通高校及其它继续教育形式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的背景下,从课程体系着手,在现行体制下提高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从而提升自学考试培养质量和竞争力,是自学考试顺势而为,不断改革前端设计的一个可行着力点,也是自学考试标准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自学考试现有课程体系中,缺乏对课程设置的理论指引,课程体系难免出现“大拼盘”的现象。同时对于创新思维与全面发展的培养没有得到体现,必须研究如何将通识教育课程等加入自考选考课程库,通识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创新思维培养,可弥补现有自考课程体系中选考课不足、创新思维培养缺失的短板,完善自学考试学分制度,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
3.有助于实现自考课程建设的规范化,提升自考课程质量。
通过对课程库建立与管理策略的研究,以期研究出符合自考特点的课程库建设策略,让建设质量更高、更符合自学考试未来发展、专业贴合更紧密、更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入选到课程库,彻底解决课程无序生长,低质量重复建设的问题。自学考试课程库是将现有自学考试课程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集中管理,整合使用,建立相对稳定的一个资源集合,可将原有的管理精度由专业下探到课程,实现对自学考试课程的全覆盖。课程库建成后,新开课程都必须遵循课程库内的课程建设标准,主考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课程基础、教材和大纲的编写水平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顺利入库,从入口对课程的质量进行把关。
4.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课程共享。
课程分批入库之后,课程资源可以实现共享。新开专业的相关课程,可以先在库中选用已有的相近课程,如无相近课程才可新开课程。这样就避免了现有课程相当一部分的名称或内容相近,低质量重复建设的问题。
建设学习型社会,搭建各种教育形式的立交桥,核心在学习成果评价,即对自学考试课程和学分的科学认定,从而能与其它教育形式实现学分和课程互认。课程认定的前提是拥有全面、可信的课程、教材等基础数据,建立自学考试课程库是获取这些数据的基础。另外,课程库的建立,为建立省(市)教材、大纲、在线助学资源共享平台,让自学考试资源实现共通、共享提供了基础。因此,建立自学考试课程库是深化自考深度改革的关键,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过三十余年发展之后,在正规化、有序化和共享化方面需迈出的重要一步。
四、改进与完善
1.课题在设计之初将课程库的管理及维护策略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课题组认为此部分内容进行理论研究的价值不大,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且维护运行及管理策略偏重于自考课程库软件平台的建设,更适合作为工程项目来实际完成。
2.自考课程体系中选考课的设置,本课题只重点对通识课程的建设理念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创新创业课程等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只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后期可以作为新的研究方向。
3.需进一步加强对自考课程体系构建的案例研究分析,可通过实际自考工作对成果进行检验,才能得到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五、成果统计一览表(请按下页的“课题组成果统计一览表”栏目填写完整)
课题组成果统计一览表
1.“成果形式”请注明为论文、编著、专著或教材
2.“获奖情况”请填写政府颁发的、厅局级以上的奖励,奖项名称应与课题名称对应。
3.“决策采纳”指被厅局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完整采纳吸收,并附有基本材料和相关证明。